|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★ 象形:就是對文字所要表達的客觀賞實體加以摹擬,將其外形特徵濃縮為圖案化和抽象化的線條,象形是漢字構造的基礎 如:
取自人體:人、女、首、目、自(鼻的初文)耳、口、止(趾的初文)等。
取自動物:犬、象、馬、鳥、佳(短尾鳥)、羊、牛、鹿等。
取自天地:日、月、雲、雨、山、川、水、州、雷等。
取自植物:草、木、禾、黍、粟、竹、華(花的初文)帝(蒂的初文)、樹等。
取自器物:井、門、舟、冊、鼎、衣、刀、戈、車等。
★指事:指事者,視而可識,察而見意,上下是也。
當文字所要表達的不是某個客觀實體,而是一種抽象的概念,象形便無法造字,只能用更抽象符號示意。因此指事字是用符號表示抽象的事物,象形字是描畫具體的事物的形狀。這是指事和象形的分野。
這類字雖然數量還不如「象形」,但也是不可缺少的。
如 : 「 上下 」二字,正是某物在另一物之上或在另一物之下的意象。
如: 刀刃,是在象形字「 刀 」(刀)上加一點
說明它所要表示的「刃」(刃)部。
又如:「 本」和「末 」,是在象形字木的下根部加一點和在上梢部加一點,
以說明它們所要表示的「本」「末」兩個概念。
指事的構造,主要可以分為兩種:
一、純粹幅用記號來表示抽象概念,如:一、八…。
二、在象形字上面附加符號以表示抽象概念,如:本、末、牟、刃、旦…。
★會意:會意是利用兩個或兩個以上象形字組合,湊出一個新的意義。
「止戈為武」的這個「正」並不是停止的意思,在象形中,「 止 」 是腳趾的象形,「戈」 則是一種武器的象形。
「」乃表示帶兵器走路,就是動武意思。
「人言為信」,就是說人說的話應是可信的。
又「人」 靠在樹「木」 休息,就造成「休」字。 這種構字法能彌補象形
指事的很大不足。
★形聲:形聲者,以事為名,取譬相成,江河是也。
用象形的方法,去描繪艸木等形狀,是可達成目的。但草木類繁多,若完全使用象形,很難一一描畫出來。而且同是一個音,可以代表許多不同的物,例如桐樹的「桐」,竹筒的「筒」,銅錢的「銅」,聲音完全相同,在使用語言時,有實物可指點,還不致發生障礙,如果單把音符紀錄在紙上,就無法分別了。形聲字就可解決比一困難,故利用「形符」加上有注音作用的「聲符」配合起來的一種造字方法。
例如 :「淺」字,「水」是形符,「戔」是聲符,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:「淺」字的結構是「從言已聲」, 「落」是「從艸洛聲」。
文字有了形聲字造法,就可以大量製造各方面的新字。
形聲字依照字形的排列,可以歸納為六類:
一、左形右聲,如:伴、鰻…。
二、右形左聲,如:雞、郡…。
三、上形下聲,如:菁、霖…。
四、下形上聲,如:驚、烈…。
五、外形內聲,如:圃、衷…。
六、內形外聲,如:聞、辯…。
★假借:所謂「假借」,就是借用相同聲音的已造文字,來代替在語言用法上已經存在,實際上卻並未造字出來的字。譬如「令」本義是「發號」,「長」本義是「久遠」,於是藉其發號久遠之義,而借來作「縣令」、「縣長」之用。有時假借的字並非尚未造出,而是書寫的人一時遺忘、或不知道此字已經造出,這樣也算是「假借」,像一些錯別字如「洒」與「灑」等屬之。
★轉注:六書中關於文字構造的方法,只有象形、指事、會意、形聲四種,轉注及假借都屬於文字運用的方法。所謂 .轉注,是說字的聲韻屬於同一語基的,或意義相同的不同文字之間,可以互通,如「考」與「老」,雖是不同的字,但發音則為疊韻;而它們的意義亦相近,可以互注換用,這就稱之為「轉注」
這種方法的產生主要是因為造字的關係,字非由一時、一地一人所造,所以常會發生不同字卻同義的情況,於是為了通用,便以「轉注」這個方法加以應用。 |
|